近几年,国内“二孩”政策全面,开放,母婴市场被资本市场归为“万亿大蛋糕”,随着母婴市场渗透率逐步提高, 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3.5万亿元(含母婴行业all销售数据),过去三年增长速度约为15.1%。保守的估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万亿元。这也意味着未来母婴家电市场无疑是一块诱人的巨大蛋糕。尤其是2016年左右资本市场普遍看好母婴领域,在新生儿出生量下滑的后疫情时期的母婴家电,如:儿童空调、母婴洗衣机、辅食机、温奶器、料理机等家电引发了一波消费热潮。那么,母婴类家电究竟是市场细分还是炒作噱头?

业内专业人士指出,母婴市场将是未来家电市场细分化战略布局的必争之地。中国婴童产业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婴童产品消费大国。伴随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母婴市场继续迎来政策红利,据中怡康时代《空调产品升级裂变:母婴市场是金矿区》一文中指出,自2014年起母婴市场增速超过15%,2016年则达到了2.23万亿,预计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业内专业人士指出,母婴市场将是未来家电市场细分化战略布局的必争之地。

“90后”母婴群体以及 “421”式家庭结构,催生出精细养娃时代
进入2020年以来,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95后也逐渐步入育龄,同时新一代的母婴消费者育儿观念发生改变,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同时他们善于利用育儿工具,育儿理念更先进,并且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有一组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90后妈妈家庭中母婴消费占总家庭支出比例中支出在21-50%的占据70%以上,可见虽然出生人口率虽然下降,但总体消费能力是提高的。
另一方面,我国“421”家庭结构占据很大的比例,在“421”式家庭结构下,孩子在家庭中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婴幼儿消费能力也是空前提升,目前已经进入了精细养娃时代。

母婴小家电品类繁多,市场需求庞大,但主流品牌依然以母婴类品牌为主,家电品牌布局较少,我们看到市场热门母婴小家电企业基本以母婴企业为主,众多家电品牌都推出了母婴类家电产品,不过,虽然产品品类众多,但目前各大厂商对母婴类产品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大家电厂商正在积极布局这块“阵地”,但受累于集团战略、技术短板、推广不利、营收压力等因素,目前母婴家电尚未有真正的“一线品牌”集团,这使得整个母婴家电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并不高。可能造成的情况是,消费者想选购某品牌的专属母婴家电产品,但这些品牌的母婴专属产品尚未正式推向市场。另外,整个母婴家电产品线众多,一些拥有类似功能的产品往往命名并不一样,当面对这种情况时,消费者很难甄选。
但是对于主流家电企业而言,基于多年对家电产品的生产,经验积累丰富,生产优质的家电产品是他们强项。

母婴家电产品由于服务于特需人群,所以产品差异化程度要求较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线复杂程度也很高,据悉目前有多种“巧立名目”的专属产品充斥于母婴家电市场,比如所谓的婴儿专用“恒温热水壶”,其实这类产品的功能与普通的加热保温壶无益,但冠以“母婴”二字后,价格便贵了许多;此外,一些功能单一的产品在冠以“母婴”二字后也开始漫天要价,例如哺乳期间,孕妇大多会选择购买“电动吸奶器”。一些母婴产品只是加上“母婴”概念,价格就明显虚高,可以在电商平台上搜到,同样功能的母婴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同品牌之前差异较大。今后母婴市场一定是各企业纷争的细分市场,目前行业亟需制定标准、规则,防止乱价现象,呼吁今后企业能够真正潜心研究产品,要将概念落到实处。而要将‘概念’真正落到实处, 还需要厂家从核心技术上下功夫,真正拉近产品研发与母婴等人群生活需求间的距离,这样的真正的“母婴家电”才能名副其实。

母婴家电作为未来潜在的高增长市场必将经历用户教育、厂商跟进、行业推进、行业洗牌等市场演化,但可以预见的是,针对母婴人群的家电产品,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是明确的,即健康、专属、智能。
综上,母婴家电市场或将会成为未来几年潜在的高增长行业,也将会经历母婴家电概念落地、消费者教育、行业标准定制、企业产品再创新、行业大洗牌等等一系列的市场变革,但可以确定的是,针对母婴人群的家电市场会越来越良性,越来越规范。
虽然发展前景美好,但并非一帆风顺。业内人士指出,因为起步晚、准入门槛较低,目前母婴家电市场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且母婴家电行业品牌集中度低,价格差异巨大、行业杂牌丛生,现在正处于概念大于实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