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大促落下帷幕,几家欢喜几家愁。直播带货等各种平台促销效应,外界普遍预期今年家电行业整体行情下滑。
疯狂买买买的背后,却曝出直播数据造假的问题。最近,“汪涵直播带货退货率超70%”成为热门话题。
很多人对于家电圈的直播带货,已经感觉到越来越无聊,甚至枯燥无味看不下去了。
虽然,目前众多家电厂商仍然对于直播带货仍然很痴迷。但是,rumu君有些悲观的看法:
除了一些博人眼球的狗血小剧场还有点猎奇的意思之外,不管是看明星也好,
看主播也好,看着他们嘶声力竭的样子,
很多人已经烦了,甚至是看不下去了。
在家电行业大概率“触底”的通道中,白电、黑电,以及厨电和小家电等家电品牌,
以及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国美等零售直播,都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下滑。
首先,大家对所有家电圈直播的认知是这样的,只要有点名气的人镜头一打开,钱就会自己来。
不止是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私域流量,还是裂变、线下广告,
家电圈里的每一种营销方式在热钱进入的时候都开始变得疯狂。
原本营销已经十分火热,用户的阈值已经被提高,同样的手段会逐渐的不生效,那咋办啊?
花式不做人呗。只是便宜不够,那就原价100标价200,降到150;
只是靠说的不够,那就跟品牌唱双簧,黑社会砍价,不许赚我家人一分钱;
只收割一个不够,要传播,那就私域、社交,能裂变的全裂变,五十个人砍一块钱,
所有社交群都屈服在链接、代码之下。
只是线上不够,那就电梯、楼墙、广场全铺满,一个空地都不许留。
营销至上的时代,可吃的每个流量都不可能被家电圈轻松放过。
但很可惜,没什么意义。
然后导致还会有一批中小厂商仍然会收获“下跌”甚至出局的局面,
这属于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优胜劣汰”问题,
与行业整体格局和走势没有必然关系。
家电圈零售渠道的变革,在下半年会趋于被动,更不会出现新龙头的搅局。
现在的小家电市场上,几乎每个平台、每个品牌、每个商家都在呼喊着要提升用户忠诚度。
但在买量的市场上,哪来的用户忠诚度?
靠便宜的小家电产品吸引来的用户,会被其他更便宜的小家电产品吸引走。
用户不会对花钱的人忠诚,用户只会对钱忠诚。
任你包装再怎么花里胡哨,创意塞得再多,明星来得再勤,本质还是买量,还是冲着关注、购买、成交去的。
或者说,就是为了成交,因为之后用户不太会关注,很多垃圾小家电买了之后也不会再有第二次。
只要是营销,只要用户是买量,基本就不可能收获忠诚用户。
这也是买量获客这一形式最大的弊病,因为钱而来的用户,也会因为钱而离去。
市场上有撒币的小家电商家,但没有傻X的消费者。
在小家电圈里谁便宜买谁,谁钱砸得多,声音大就听谁,都网购了,还谈忠诚度,纯属搞笑行为。
这年头,还有人会跟你安利自己买的小家电,是因为品牌有创意,或者还是产品营销做得好的吗?
不会,他们只会跟你说自己买了个便宜的小家电,让你赶紧买,有羊毛赶紧薅。
每次搞促销算优惠都算得人均精算师了,在小家电圈里你还讲谈忠诚,
未免有点侮辱小家电圈里好不容易重新拾起来的初中数学。
你甚至可以看到,在小家电圈里“营销品牌”这个词,在现在都是带有负面意义的。
当用户说一个小家电品牌很会营销的时候,
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指这个品牌“只会营销、只会公关”而不是称赞品牌“有创意”。
买量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言,确实高效,但对于现在的用户来说,这种高效反而不是好事。
讲白点商家和用户的屁股,从来就不在一起的,永远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