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济比你想象中吃香
“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这事的确不假。
据如沐了解,中国80%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
家庭儿童消费平均为1.7万~2.55万元,
儿童消费市场每年约为3.9 万亿~5.9 万亿元。
现在儿童的父母,几乎都是80后、90后。
这部分年轻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收入水平高,
消费观念较上一代有很大的差别。年轻父母们面对自己的孩子,都是舍得投入的,
他们愿意报最好的兴趣班、买最好的儿童日常用品、穿有品牌的儿童服装、吃健康的零食等等。
走进商场,你会发现,儿童业态几乎成了各大购物中心的“标配”,在购物中心占比显著增长。
儿童娱乐、儿童服装和儿童兴趣培养的门店,都成了商场的“香饽饽”。
消费群体结构和观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形态。
庞大的人口规模加上儿童经济的独特性,
让儿童消费在某些领域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成年人消费增长。
品牌们如何玩转儿童经济
面对如此吃香的儿童市场,品牌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那么,要想玩转儿童经济,
究竟有哪些赛道供品牌“大展身手”呢?
1.日用品儿童化
相信大部分人的小时候,都有一段不爱刷牙、不爱洗澡、不爱洗头的“叛逆”时期。
孩子如此“叛逆”,家长自然伤透脑筋。
品牌们就抓住了孩子的这个心理特征,将自己的牙膏、沐浴露等产品儿童化,
换上可爱的包装,研发好闻的味道,让儿童爱上刷牙和洗澡,解决家长的烦恼。
2.零食有趣才好吃
对于儿童来说,花钱最多的地方无非就是玩具和零食了,
于是,现在的零食都把自己和玩具结合在了一起。
除了以主打健康的卖点过家长那关以外,零食还要有趣味性和可玩性。
去年,在抖音上大火的小猪佩奇手表,卖的实际上就是糖果。
但因为在包装上增加了趣味性,所以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如沐加湿器在今年双十一推出了一款“探索魔盒”,
通过3D立体的冰川场景、趣味问答互动、隐藏彩蛋等环节,
提供了一个让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的互动场景。
3.儿童餐饮初见规模
如沐君小时候,只有考试成绩有提升,才能去快餐店享受一下儿童套餐,
并玩玩快餐店里的滑梯和玩具。如今,集休闲娱乐和营养餐于一体的亲子餐厅出现,
让儿童的用餐场景有了更多可能。现在,已经有不少亲子餐厅品牌做成全国性规模了。
不仅是亲子餐厅品牌变多,就连大型连锁餐饮品牌也开始关注或涉足到亲子餐的领域,
比如很早布局儿童娱乐版块的麦当劳、肯德基,
大力推广儿童餐吸引家庭型客群的有西贝、老乡鸡以及云海肴等品牌。
4.儿童“医疗美容”成新风口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连儿童都有“美容业”了。
如沐君发现,不少商场的儿童楼层,开始出现了“儿童理发店”“儿童牙科”等门店,
它们的装修都是以可爱风为主,座椅设计成小火车、大番薯等卡通形象,
座椅同时还配备动画片循环播放功能,为的就是放下小朋友的戒备心,
让他们愿意理发或拔牙。
据如沐君朋友透露,这些儿童“医疗美容”的员工,基本上都知道时下流行的动画片角色,
在和小朋友接触时也能对答如流。
年轻人的市场早就“百家争鸣”,一个市场如果饱和了,那么同质化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品牌们不如把目光放到儿童市场,挖掘该市场的特色,抢先占领优势,
或许要比在年轻人市场不断挣扎来得容易。